May 26, 2006

“驴友”不怕上班远 天天骑车当训练

摘自5月26日的<北青报

长期以来自行车只是中国人的代步工具。不过,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观,以往只能见之于海外风光片中的,穿着鲜艳的紧身骑行服,戴着雨滴形头盔的骑士身影也时常出现在北京城乡道路上。


■每天上下班骑车当训练


网易自行车版版主“老乐”工作地点在宣武门,家住南三环洋桥,距离约8公里,周一至周五上下班他都是骑着爱车往返。东方红运动网自行车版超级版主王建国,网友尊称他为王老师,家住南三环刘家窑,每天同样骑车往返。王建国说,以前尝试过打网球、游泳等健身项目,没想到最适合自己的项目就在身边。现在骑车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像王建国和“老乐”这样,把上下班当训练的在北京“驴友”中非常普遍。
■假日大作业量力而行
每到节假日,只要天气情况许可,“老乐”、王建国他们就会组织大运动量、长距离的骑行活动。4月8日,他们20余人从首钢大门出发,一路向西北,过门头沟、军庄、雁翅站、大村,进入河北省境内,越横岭,经东花园镇,从八达岭、居庸关返回北宫门解散,全程200公里左右,共有14人完成全程骑行。4月16日,他们又转战昌平。 
■骑车收获的不仅是健康
王建国2004年8月开练运动自行车,当时身高1.8米的他体重94公斤,有脂肪肝、血糖偏高等常见病。一年多坚持不懈地骑行下来,他现在体重已降到78公斤,血糖恢复正常,脂肪肝也基本消除。像他这样的故事在车友里还有很多。 
据北京市自行车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崇惠友介绍,北京自协成立30多年,车友足迹北至白山黑水,南至海南岛,东至东海之滨,西至青藏高原。目前北京市已有上万人从事自行车运动。








May 24, 2006

多伦多骑行周

今年的5月29日至6月11日是多伦多骑行周(Toronto Bike Week)。

说来让人啼笑皆非,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每天成千上百万人骑车上下班,北美却每年有一个骑车上班月或骑车上班周。目标是鼓励上班族此周不要开车上班,以达三减:减缓交通堵塞、减少空气污染、减肥。

一年一度的多伦多骑行周始于1988年,为此专门有个机构 Toronto Cycling Committee 宣传、组织这项活动,同时有许多社区机构、大公司参与并提供商业赞助。每年的活动有不同的主题,列有详细的活动日程表,包括艺术摄影展、各式各样的宣传早餐会、艺术作品拍卖会、清洁骑行道路、公园游戏、多市周边骑行游、各种讲座和 workshop(骑行安全、女性与骑行、装饰你的爱车、维修常识、骑车旅游要点等等)。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周日举行的为“防治心脏病基金会”募捐骑行活动,每年有一万多人参加,很多是全家出动一起骑行,还有的滑轮鞋参与。届时几条高速公路将关闭用于骑行。骑行设25、50、75 公里组,滑轮活动设5、10、20 公里,届时几条高速公路将关闭, 参加骑行活动的家庭或个人根据骑行里程的长短交报名费(至少$40-$80)不等,同时广泛的募捐,今年活动的筹款目标是二百一十五万,所有募捐资金全部用来资助有关心脏病的科研、治疗等,同时有大量的义工参与服务。

除了上述的大型活动外,多伦多市政府和环保部还推行“自行车友善社区”的活动,为骑行者创造便利条件,号召大学生、教职员工骑车到校园,在校园划出了自行车专用道,在存车点设立专门的 Tons of Post and Ring parking, Bike Cages, outdoor racks, 籍此希望每年骑行的人数增加10%;同时在一些公共汽车上加装了行李架,用于放置自行车,并鼓励雇主奖励骑行上班的员工。

在多伦多市政府的网站上专门有骑车的资讯, http://www.toronto.ca/cycling/,每年更新骑车线路图,鼓励公众参与骑行活动。

多伦多有着很好的骑行环境,可谓“骑士天堂”。据说,在首都渥太华有3%的上班族坚持骑车上下班,和中国比很惭愧,但却居北美之首。

May 22, 2006

多伦多骑行第一天

我对自行车情有独钟。在北京骑折叠的日子,常回忆起孩童时代骑车的趣事,体验年轻时与朋友们骑车外出游玩的感觉。回到了多伦多,带回了我的小蓝车,就是要把折叠进行到底!

这两天多伦多的天气晴好,蓝天白云,最高温度在17度左右,风力2-3级,很适于骑行。可惜我的头盔放在北京没带回来,要先买个头盔才能上路啊,于是决定到Canadian Tire 败个来。从我家到附近的Canadian Tire 店大约有5公里吧,开车还是骑车去?已经几天没骑车了,忍不住要活动一下,没头盔小心慢点骑就是了。


以前经常逛Canadian Tire店,但从没有仔细看过各种自行车、配件、工具、骑行服等。经仔细挑选、试戴选了个银白色的 Louis Garneau 头盔,还顺便买了个 Schwinn 的16种功能的便携工具,还带个小包,很袖珍的样子,(还不知道自己是否会用,先买来再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了)。


回来的路上顺便拍了几张PP.
还要说的就是,北美是汽车文化,绝大多数城市公路段没有自行车道,多伦多只是在市中心多伦多大学附近的街道上画有一米多宽的自行车道。骑车人可以占右侧的机动车道骑行,按照交通法规,机动车应该把自行车当作一辆汽车对待。如果前面有自行车,汽车应该换线超越。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自行车经常被挤在马路右边与高速行驶的汽车同行,还是挺危险的。而自行车被视为车辆,必须遵守同样的交通法规。自行车不准在限制进入的高速公路上骑行。18岁以下的骑自行车者必须戴自行车头盔。然而,安大略省交通部(MTO)奉劝所有骑自行车人士都戴上头盔。


今天在马路的右侧慢慢地骑了几公里,也没法快起来,有的路段右侧有停车,还有时公共汽车进站出站,只好在便道骑了一段。看来,要想骑车,还是要到郊外或公园的空地。


 



May 21, 2006

折叠中毒、发烧

周六下午离京,乘 Air Canada 032 航班抵达多伦多,飞机晚点一个多小时。

终于回到日思夜想的家了。

在北京公务的这段时间,除了项目圆满进行外,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折叠车,成为了折叠帮的 一分子。
而且第一次在北京度黄金周,时隔13年后第一次骑起了自行车,第一次与车友们骑车到了妙峰山。

更为严重的是,俺已经中毒了,发烧了。这不,不但把我那个小兰车带回家,现在已经开始做作业,准备买第二辆折叠了,初步确定了目标:Presto Lite 或者 MU SL/XL, 下次再回到北京时,一定会骑着新车到妙峰山顶!

严重感谢zdche论坛的坛主、斑竹、各位网友,感谢鼠妹的头盔,大家都说那个头盔很漂亮,我戴上很神气。
尤其严重感谢Mkk小弟!妙峰山之行令人难忘,我的家人和朋友都赞我的体力,其实那次还是很FB的,搭车了那么长的路。期待下次北京再聚会、一起骑行。

这几个中文骑行网站“害人”不浅,有空您来看看:

北京折叠帮 http://www.zdche.com/forum 俺是那里的斑竹啊。

东方红运动运动网: http://www.dongfanghong.com.cn/bbs/index.php

May 10, 2006

后海刷街

“6日下午咱们一起后海刷街吧!” 刚开始还被他们搞糊涂了,刷什么街啊。后来才明白,原来是把轻松的骑车逛街的活动称为刷街,一般骑行不超过50公里,AA制大餐一顿,当然了还不够FB(腐败)的级别。“刷街”一词,不知是谁发明的,真是太有创意了。

6日下午,晴空万里,小风习习,3点钟大家在鼓楼前集合,5位折叠,一位公路。大家碰面后,有的聊天,有的互相欣赏车子,然后一路骑行向东来到了捷安特车行;又到东四逛了几家外贸体育服装店,然后一路杀回后海、西海。一直逛到太阳下山了,大家商量好去吃烤羊腿,在去饭馆的路上我的车链出了故障,幸亏跟组织在一起,几个人来到一个小修车点,借了扳手,三下两下就搞定了,要是就我自己还真要抓瞎啦。 跑了一下午,还真有点饿了,烤羊腿颜色红润,酥烂醇香,滋味鲜美,回味悠长。

May 8, 2006

折叠帮攻占妙峰山

第一次在北京度黄金周,时隔13年后第一次骑起了自行车,5月4日第一次与朋友骑车上了妙峰山。

妙峰山风景区位于京西门头沟区境内,距市中心50余公里,面积20平方公里,景区以“古刹、 奇松、怪石”而闻名。妙峰山属太行山脉,火成岩结构,主峰海拔1291米,山势峭拔,花草清丽。 多次听朋友们说起:“北京的山哪都可以不去,但不可不去妙峰山!”

看到东方红自行车旅行网的5月4号妙峰山出行通知:

“活动时间及地点:
5月4日  早8点  航天桥西北角(先到先等准时出航)
如遇寒流降温、雨雪或5级以上大风天,活动自动取消

活动路线:
航天桥—金顶街-三家店-涧沟–妙峰山,此次活动 单程60-70公里左右

难度系数:一般,山路多,休闲加健身

装备要求:
自行车必须有变速装置,刹车状况良好,车型公路车最佳(ROAD)。
山地车请换上26×1.5光头胎,可有效节省体力!
请带好两条备胎,以节省时间;有补胎换胎工具的也都带上。
一定带盔,珍惜生命,安全时刻掌握你手中!无盔者友情劝退!
头盔、风镜、手套,一个都不能少!

活动说明:
这次是练习上山,锻炼体力的最好路线,一路风光无限好! ”

看到折叠车友Mkk和init要骑折叠前行,于是决定加入其中。

与Mkk约好8点半在苹果园地铁会合,这样可以少骑一半的路程,谁让咱们是折叠呢!

下面是Mkk写的纪实:(首发www.zdche.com)

昨天爬上妙峰山啦,没有预想的难度大,原本以为中途要下来推车,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直接冲上去了。

从妙峰山牌楼到山顶用时大约1小时30分多,同行的几个公路车最快1小时10多分吧。小车上山还是有些吃力,主要齿比大,而且蹬踏发力时有点咯嘣响,也不敢摇车,抬头趋势明显。

今天也有够腐败的,坐车的距离大过骑车的距离,谁叫咱们是折叠车,有优势当然要发挥咯。
早上8点乘公交到苹果园地铁同chinada姐姐会合,下车后只顾闷头展开车(其实也就3,5秒),一起身才发现周围围了一群人看,555,人家好不容易穿回紧身衣,有这么稀奇吗?怪不好意思,赶紧找个角落躲起来。

从苹果园到妙峰山脚一路流畅,路上几个公路车超过去了(今天跟他们一路同行),真是唰唰的快,有意跟一阵,对比了一下双方轮子大小,还是放弃了。在妙峰山牌楼处chinada姐姐放坡甚爽,后来说有37吧,反正我在后面看到她车开始有摇摆了,眼看着她放过头奔东方红去了,急忙大声喊也听不见,也不敢跟得太近,路中间车又多不能超过去,追了一段终于给追回来了,返回到牌楼处,又遇见东方红的了,他们正在集合,于是打招呼休息一会。10点20的样子他们先走了,我和chinada又休息了一阵开始进山咯。

刚开始一段路也不是很好哦,心里没底能不能爬上,于是慢慢优哉优哉了3,4公里,一回头后面没人了,于是下车拍几个照等了5分钟,还是没人,没道理慢这么多吖,这大平路的也不该出什么岔子。继续等了几分钟,于是开始往下走,途遇一个红色山地,告诉我chinada在下面不远,别过继续下了不远,看见chinada姐姐正在拦车,一问是准备出台呢,于是我又调头,开始按自己的节奏往上爬了。刚开始不怎么陡,于是两腿蹬踏有如风火轮,飞快超过了刚刚那个红色山地。一会chinada姐姐就超过我了,呵呵,这时才8公里呢,坚决抵制诱惑,埋头做无视状努力蹬车,上到半山腰景色就越来越好看了,骑行在烟雾迷蒙蜿蜒回转的山路上实在是享受,上到半山腰景色就越来越好看了,骑行在烟雾迷蒙蜿蜒回转的山路上实在是享受,就是可惜没下车拍几张PP(本来打算下坡时拍的,只是放山快啊,光注意看路了,那敢分神看风景)。

省略过XXX字描叙登山的过程后,终于到达沟涧村,路边居然有两位老大爷在拍照呢,旁边还有两辆自行车,还是两部大28,对比一下,真是羞愧。赶紧溜走。前面就更夸张了,一堆儿学生MM站的崭齐,一水儿的推着28车,喜笑颜开的在摆POSE呢,自信心严重崩溃。低头掩面高速奔过。过了这村,路就差多啦,不过看路牌不远了,又骑了一阵拿出手机一看短信,chinada姐姐11点半已经到顶了,此时11点50,我还有3公里,于是喝了口水,开始冲刺。才冲了几百米就觉得不对,怎么路边停了这么多车,难道风景这边独好?越往前车越多啊,终于在某个停车场处各方向车流人流会聚一堂,堵的水泄不通,小黑的灵活优势也发挥不出,只能下来推了一段。这时候已经算到顶了,这不才跨上车踩几步,就看到前面有人再招手,各个奇装异服,穿红戴绿,哈哈,总算找着队伍了。

在山顶休息了不知道多久,反正我已经冻得不行了。于是加上早上来的init,折叠帮三人组开始下放。init真好人,求佛还给我们戴了几个包子和鸡蛋,在这里谢谢啦。加上买的玫瑰酱,矿泉水,相机手机工具等等,把我骑行服后面的几个兜都塞满了,据说这样下山会安全点,哈哈

一开始的队行是我1,chinda 2,init 3,我没装码表,所以放的快,结果拐了几个弯后我就见不到他们了,于是下车等了一会,init徐徐下来了,抓拍一个,一会chinada姐姐也来了。于是改换队形,chinada 1,init 2,我收队。我也乐得,反正放一阵就下来拍几张,然后猛放一阵追上。如果我带头,势必会拉高整体速度,就不太安全了。放到中途,init的073爆胎了,据说是捏闸太多胎压太高所致,只能搭车下山,还好很快就有车来了。继续下放的途中开始下起了蒙蒙小雨,还好山脚的坡不陡,也没有急弯。这时候东方红的车友们超过去了,他们也是着急下山了,不然等路面湿透,公路车很容易打滑。我们放到牌楼处,早已满身泥泞。合计了一下,还是搭车出台了。最开始一辆车到苹果园居然要50,真黑。后来拦的一个师傅30就拉了。走没多远发现路上都是干的,感情就是山里下了点雨。不过还是搭车划算(如果是公交就更好了),这一段既没乐趣,而且我也冻坏了。到苹果园chinada姐姐乘地铁回家,我乘公交。

一天的休闲结束了,不过,好象忘了什么似的。摸脑袋想了半天,才想起来都5点了还没吃午饭啊。”

===========================================

下面是我补记的:

这趟妙峰山之行太有意义啦。
头天晚上我还看了地图,觉得从苹果园到妙峰山没多远,信心十足。

在地铁站与mkk会合,哇,好酷的一身打扮啊,怪不得人家围看呢。

从地铁站到妙峰山的牌楼,路况还可以,个别地段在修路,但不影响骑行,一路边骑边聊。我的码表显示有20多km. 说实话,这是我近年来最长的骑行纪录啦,感觉腿发软,浑身冒汗了。

从妙峰山的牌楼到山顶还有27公里,一路上坡,才蹬了3-4公里,我就觉得力不从心了,大腿酸痛,无力蹬踏,抬头望望蜿蜒曲折的盘山路,额的娘啊!还有20多公里呢。。。

推车走了一会,看见那位穿红衣的山地,正在吃东西,跟他聊了几句,见他要动身了,让他帮忙转告MKK: 不要管我,一路蹬顶上吧。我要搭车上啦!

我站在路边,伸出手竖起大拇指做个国际通行的搭车手势,十几辆车过去了,没人理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车叠起,背起背包,不搭上车誓不罢休!运气还真不错,一对年轻夫妇,将车靠在路边,问我:你上哪啊?

坐在车里,一路看到几位东方红的车友,还有红衣黑车的mkk, 真佩服mkk,除了体力、耐力,还有那种毅力和顽强的精神!要知道,那些骑山地、公路的强驴也不过如此啊。贴子在东方红发出后,引来赞声一片。

还要提一下的是下山放坡的感觉。在整个下山的途中就像骑摩托般风驰电掣,耳边呼呼的风掠过,大气不敢喘,也顾不得观景了,使劲捏着闸,速度没超过四十,手都捏酸了,太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