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il 28, 2006

折叠车,一种令人着迷的自行车

转贴自杭州自行车论坛折叠车版,版权归原作者:

=================

“折叠车之所以吸引人,有多方面原因:代步、休闲、娱乐、健身、时尚。。。,其优点也正在于它的“一物多功能”:可代步,免除步行奔波之劳苦;可休闲,轻松地骑行于郊野、享受好心情;可娱乐,好朋友一起骑车随便逛逛玩玩;可健身,代替运动型自行车的部分功能;至于时尚,自是不必多说了,骑辆小轮折叠车在街上,注视率、回头率就是高啊!

如果就折叠车与真正的训练级公路车相比较,我想折叠车永远也不能完全代替运动型自行车的全部功能,但既然已经有了辆不错的公路车,为什么还想要辆折叠车呢?这是因为折叠车的功能也是运动型自行车所无法取代的。

这里的车友,其实并没几个真正打算成为自行车运动员的,多数也只是业余爱好而已。经常有些时候,出去骑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训练,而只为了放松一下心情、出去散散心,试想:总不能穿着不论不类的服装去骑公路车吧?当穿上整套看上去很“专业”的骑行装、再骑上一辆看上去比较“专业”的公路车,这个时候还能休闲得了吗?如果骑不到25码以上的速度都过意不去啊!而骑折叠车时的心态则完全不同:着装随意,快慢随意;想骑快时可以飙车,见谁不顺眼的就超过去,因为折叠车的速度的确并不慢;想休闲时也可以骑车慢慢晃悠,一边看看风景,一边听听音乐,不会有丝毫的愧疚,而且它的骑行姿势可以让你从容自在地张望,这又是骑公路车时所无法体验到的感觉了。

所以我现在的感觉,折叠车既可作为运动器械,又可作为大人的玩具;想锻练时就用来运动,所以有必要把它改造为更接近运动型自行车;想休闲时就用作玩具,毕竟在外观上仍然是辆小轮折叠车,呵呵。。。

折叠车自有它便携、易存放的特点,但由于其结构特征,在轻量化方面是永远无法与非折叠自行车相比的了,轻量化的代价也实在太过于昂贵,所以我对它在重量、折叠后体积方面的要求,也仅限于能够方便带上长途汽车或火车而已了--骑到火车汽车站、折叠起来带上去;下了火车汽车后打开折叠车、再骑车。。。如此简单而已”。

April 19, 2006

北京前门地区道路改造工程开始了

北京前门地区道路改造一期工程开始实施了,危房全部拆除,将建成一个新的步行街,并将恢复一些原来这里有名的小吃店等。前几天到前门、大栅栏地区转转,拍了些照片,记录下一些历史的片断:

俺的相机不错,但拍照水平实在一般般,也就是用傻瓜相机的水平。



























April 15, 2006

北京后海

我也很喜欢去后海。喜欢那里的水、桥、酒吧,白天那里人不多,很安静;而夜晚的后海,别有一番特色。离开北京有十多年了,这次回来时间充裕,可以多逛逛了。

在网上查了些资料:

后海是13世纪元大都规划设计的基本的依据之一,什刹海周边从元代起就是大都城的繁华商业区,它当时是漕运的终点,被称为“北京古海港”,那时沿岸处处是酒楼歌台、商肆作坊。

后海的街巷结构最早形成于元代,许多建筑年代久远,具有北京传统建筑的典型特征。如金丝套地区的大小金丝胡同,南、北官方胡同和鸦儿胡同、白米斜街、烟袋斜街等。什刹海一带,有4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两岸依依垂柳掩映着王府和历代名人故居,有恭亲王府、醇亲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什刹海边的柳荫街曾住过十大元帅中的三位。这里寺庙林立,素有“九庵一庙”之称。

 
















April 13, 2006

我需要汽车,我也喜欢骑自行车

网友金牛座的杂谈,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我上大学时是走读,天天骑自行车上下学。当时家住北京钢铁学院(就是现在的北京科技大学),上学在地安门的什刹海边,每天单程耗时好像是快1个小时。当年骑的是一辆永久26车,自己经常做点维修保养工作,但是那时的车容易出问题,再加上我手艺不佳,所以有时不得不在半路修理一下。所以,那时候我的书包里除了书本,还有两样东西:一把扳手、一段气门芯。几年下来,我已经能把家里的4辆自行车收拾得妥妥当当了。

转眼快20年过去了,我已经工作了许多年,有了老婆、孩子,也有汽车。自行车已经淡出我的生活有一段时间了,虽然还有一辆自行车停在小区的车棚里。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对汽车没有太大的兴趣,仅仅是当做交通工具而已,当然有一层重要的原因就是北京的交通太差了。直到大约一个月前,由于需要老婆开车上班一周,我就骑车去坐公司的班车。几天下来就对那辆26菜车极为不满,打算换一辆好车,但是首先的顾虑就是丢车!经过一番研究决定买一辆折叠车,可以带到班车上、办公室,这样就不怕丢了,呵呵。
另外就是我还想能用汽车带到郊外,和老婆、孩子一起骑,虽然孩子才1岁多。

选择折叠车时当然选中了口碑很好的大行车,但是同时也了解到北京的价格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在网上买了一个网友的二手KA062。第一天骑车去坐班车,车子性能明显好于普通车,提前到达了班车点。结果脑子一热就直接奔公司去了,由于原车保养得不好,后果自然是累得够戗。晚上回家以后赶紧调整车辆,第二天就好多了,现在骑行20多公里已经不累了,而且时间也不断缩短。我对骑自行车的兴趣也不断高涨,很快又买了码表和骑行服,在路上速度更快、心情更好。

不过,骑车在路上我也体验到一些以前不曾感觉到事情:道路设计越来越倾向于汽车,很多地方自行车道会突然消失,跨过机动车道以后才有,自行车的危险自不必说;路上的很多汽车不守规矩,随意占用自行车道。以前开车的时候大家也喜欢说什么汽车最讨厌,但是排第一的是军车,其次是出租车和公交车。现在骑自行车以后发现最讨厌就是公交车,而且不是一般的讨厌!公交车给自行车带来几乎所有的麻烦:威胁生命、阻断通行、喷吐污染,我想每个骑车人都有被公交车别到马路牙子上、被迫绕行机动车道、险些撞到公交车PP上等遭遇。我现在对公交车真是深恶痛绝,以后开车时也不会让他们,哼!

我当初选择折叠自行车的目的就是要让自行车和汽车优势互补,1个月下来发现真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归纳出来几点好处:
1.自行车方便灵活,时间有保障。曾经出现过我和老婆同时出门,都是20多公里的路程,我到了,她开车还在路上;
2.每天骑车锻炼身体,既解决了交通问题又省掉了买健身卡的开销;
3.路上自行车出故障(例如:胎扎了)或突遇大雨,可以立刻折叠起来打车回家;
4.折叠车可以带进办公室和家里,天然防盗;
5.晚上加班到很晚时可以搭乘同事的汽车到合适的地方再骑车回家,既节约时间又不会给别人带来太多的不便;
6.周末带着自行车去郊外旅游,既没有长途骑行的劳累和沿途空气污染,又享受了骑车的乐趣;

所以,我想说:我喜欢自行车,我也需要汽车。而且,现在我骑车时注意尽量不给汽车带来麻烦,开车时也尽量尊重自行车的路权。

April 12, 2006

来增加点色彩吧

我的Blog刚建起来,补一下以前发在别的网站的内容吧。

一直有想去玉渊潭公园看樱花,但听说人潮涌动,周末大约有4-5万人,随即打消了念头。

4月9日去了北京龙潭湖公园。
从园林局的网站查到:位于崇文区左安门内,是明朝嘉靖年间为烧制城砖挖出的大片洼地而渐次形成的水域,当时并无龙潭湖之名。现在的龙潭湖公园是由三个相连的水域组成的景点,水陆面积达120公顷。龙潭湖公园的形成:1952年开挖人工湖,将挖出的50多万立方米的泥土在湖中堆积成了两个小岛,并修建了环湖道路,公园形成规模。1984年到1985年改建龙潭湖公园,又用一年时间,到1986年完成园内造景工程。主要景点有:龙的世界:以龙的形象设计并建造了若干建筑物和装饰物;袁督师庙:纪念明末杰出名将袁崇焕,也称袁寺。


除了一年一度的龙潭庙会外,这里的春天也是景色宜人。



 

April 10, 2006

在北京买一爱车

回到北京几个星期了,在大街小巷转转,还是 自行车方便,于是买了辆DAHON 折叠自行车。